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印尼設「聽話妻子俱樂部」惹爭議
據當地傳媒報導,該俱樂部由保守伊斯蘭組織Global Ikhwan成立,總部設在馬來西亞,另在約旦﹑泰國和新加坡都設有分支機構。
該組織上周在雅加達邀請50對夫婦出席俱樂部成立儀式,目前已有300多名會員。該組織認為此做法可減少賣淫和離婚等社會問題。
然而,印尼婦女事務部長琳達認為此舉是印尼的倒退,她認為這種思想不論是對女子還是男子來說,都是一可取。她說︰「如果男人認為妻子只是要來取悅自己,為甚麼不娶妓女?妻子對丈夫來講,是一個男人對婚姻的承諾和所要肩負的一分責任。
資料來源︰www.am730.com.hk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巨人島催人長高之謎
為了對 “巨人島”進行科學考察,64歲的法國科學家格萊華博士和57歲的理連博士開始在島上居住下來。兩年以後,兩人發現他們的身高分別增長了2寸半和2寸。此後,又有外來老年人增高的例子出現。英國旅行家帕克夫人已經年近花甲,她在該島旅居一個月後意外地發現自己增高了3厘米。更讓科學家們感興趣的是,不僅人會長高,島上的動物,植物和昆蟲的增長也比較迅速。從1948年起約10年前,島上的蒼蠅﹑螞蟻﹑甲蟲﹑蜥蝪﹑和蛇等都比通常增長了約8倍。特別是該島和老鼠,竟長得像其他地方的貓一樣大。
這些奇特的現象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但也讓他們陷入了困惑之中。關於引起這些現象的原因,科學家們意見不一。
有些科學家認為,1948年比利山區可能有一隻飛機或是其他天外來物降落了,這個埋藏在地下的天外來物放出一種性質不明的輻射光,正是這種光使該島生物長高。但一些科學家對上述說法持懷疑和否定態度,因為還沒有確切的證據說明世界上有飛機或其他天外來物。
有些科學家認為,這種“催高”身體的放射性物質來自該島蘊藏的某種放射性礦物,但這種放射性物質究竟是什麼,科學家們至今也不知曉。
“巨人島”的奧秘究竟在哪裡仍是一個有待於科學家們去解開的謎。
資料來源:何美嬌 黎娜編著(2005) 世界地埋不解之謎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羅馬人用處女守護聖火
守護聖火的處女除了生病之外,一般不能離開她們所居住的羅馬公會所東南女灶神廟。每天每名處女至少值勤8小時,主要負責保持神廟內聖火不熄滅。她們還有諸如到聖泉去取水,為公眾祈福以及烹製祭禮儀式上用的祭品等其他職責。守護聖火的處女在慶祝農作物收成的節日上有更多的宗教任務,而更不可思議的是,她們必須參加生育祭禮。由於這些處女被整個羅馬人的社會公認聖潔無垢,因而她們還受命保管條約﹑遺囑﹑珍寶和其他重要文件等。或許這種服務是她們自願提供的,委以如此重任也常看做是對她們的敬意。
守護聖火的處女享有的特權與榮譽是其他羅馬婦女所沒有的。但是守護聖火的處女也有嚴格的紀律約束,一旦犯錯就要受可怕的處罰。如果她們玩忽職守,會受到祭司長的嚴懲,以鞭笞來懲罰任由聖火熄滅的守護聖火的處女,對不貞的則處以活埋。後一項表明了羅馬人認為守護聖火的處女一定要純潔。
被活埋的守護聖火的處女在長達1000年的歷史中不到20人,這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嚴厲的懲罰,起到了相當大的威懾作用。當然那20個遭活埋的女性中,也許有些是被寃枉的,起因是羅馬人認為受人尊敬的處女如果行為不端,可能會引起軍事失利及其他災難。
資料來源
馬妍 主編 (2004) 人類神秘現象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冷熱顛倒"的中國地温異常帶
夏天到來時,“地温異常帶”的地下温度開始逐漸下降。在氣温高達30 ̊C的盛夏,這裡地下一米深處,温度竟為零下12 ̊C,達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
入秋後,這裡的氣温開始逐漸上升。在隆冬降臨,朔風冽的時候,“地温異常帶”却是熱氣騰騰。人們在任家山後的山岡可以看到,雖然大地已經封凍,但是種在這裡的角瓜却依然是蔓葉壯肥,周圍的小草也還是綠色的。任家在這個地方平整了一塊地,在上面蓋上塑料棚,在棚裡種上大葱﹑大蒜,蒜苗已割了兩茬,大葱長得翠綠。經過測定,發現在這個棚裡的氣温可保持17 ̊C,地温保持15 ̊C,在這小岡上整個冬春始終存不住雪。
還有一個具有這種特性的地方,是在河南林縣石板岩鄉西北部的太行山腰一個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這裡,陽春三月開始結冰,冰期長達5個月﹔寒冬臘月,却又熱浪滾滾,從亂石下溢出的泉水温曖宜人,小溪兩岸奇花異草,鮮艷嫩綠。
人們知道,自然界的氣温變化取決於太陽的光熱,隨著地球的公轉,當它和太陽距離縮短時,太陽輻射給地球的熱能就會增加,使地球變熱﹑變曖。反過來,地球就變涼﹑變冷。這樣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這些奇異的土地却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出現了神奇的現象,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員的注意。他們中有些人認為,這裡地下有寒熱兩條儲氣帶同時釋於氣流,遇寒則出熱,遇熱則出冷氣。他們還認為,它的地下可能有龐大的儲氣結構和特殊的保温層,在這特殊的地質溝造之中產生的大氣對流導致了這奇異的現象。還有人認為,這個地下龐大的儲氣帶的上面帶有一特殊的閥門,冬春自動開閉,從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但這些分析只是推論而已,這地温異常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裡的地質結構有什麼與眾不同?還需要科學工作者經過進一步考證。
資料來源
馬妍 主編 (2004) 人類神秘現象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海洋是怎樣形成的
對於這個問題,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在思考。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常將無法解釋的事物,現象同神話聯繫起來,對於海水的來源,海洋的成因,同樣有許多美麗﹑離奇的傳說。
關於海洋形成的神話在古代的巴比倫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月神馬尼多克在與惡魔狄亞馬德的搏鬥中殺死了他,井把他的屍體分成兩半。月神將一半向上高舉,這一半變成了太陽和月亮﹔將另一半向下沉,則變成了山岳,河流和海洋。
中國古代同樣有一個關於海洋形成的神話,在神話中有個力大無比的英雄名叫共工,他一怒之下觸倒不周山,不周山是支撐天地的一根支柱,天地因此失去支撐而傾斜。天傾西北,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從此西北多高山﹔地陷東南,於海洋在中國東南方形成了。
時至今日,科學有了巨大的飛躍,但在海水來自何處這一問題上還沒有定論。
大眾較為熟知的是"同生說",即地球產生的同時,海洋也相伴而生了。這種觀點將海洋的形成同地球形成的地質演變緊張聯繫在一起。
太陽星雲在60多億年前產生多分化,地球物質在太陽的分化時期獨立了出來。最初,這些物質一個個團塊的方式混雜在一起,團塊在運動過程中相互碰撞結合,逐漸由小變大,一個原始的地球在這個過程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就產生了。原始地球沒有現在大片大片的蔚藍色的海洋以及嚴嚴實實地包裹著地球的厚厚的大氣。它是沒有生命的,一切都未成形,地球温度也不高,各物質混雜在一起。後來它的內部逐漸變暖,其原因是地球的增長和絶熱壓縮作用。地球內部的一些放射性元素開始蛻變,釋放出大量的不斷積累的熱量。地球內部不斷升温,物質在高温下開始熔解。重者在重力作用下沉,輕者則上浮,在高温下水汽與大氣從其他物質中分化出來,飛升進入空中,形成地球上的厚厚的大氣層。後來水汽與大氣的温度在地球表面逐漸變冷的影響下降低,水汽凝結成雲,行雲致雨,通過千溝萬壑,雨水在原始的洼地中滙集成江河﹑海洋。原始水圈就是這樣形成的。
研究地球內部構造和物質水分的科學家在海洋形成的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地球表面本來沒有水,水是後來從地球內部"擠"出來的,這就是著名的內部說。
科學家推測,原始海洋中海水只是目前的1/10,經過長期積累才有了今天這樣的規模。海水增加的最主要方式是火山活動。火山的爆發時,噴射出以氯化鈉,氯化鉀等大量氯化物和大量水汽為主要成分的高温氣體。有時這種氣體噴發時甚至伴隨有沸騰的水柱,因而火山活動釋放出十分驚人的水分。現在每年火山爆發噴出大量温泉。其水量就高達6000億吨。地球在幾十億年前的生命史中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許多次的火山爆發產生了大量的水,它們滙集在一起,使形成了今天的海洋。
水是不斷從地球深部釋放出來的,因為幾乎總會有大量氣體在每次火山爆發噴出,其中水蒸氣最多時要占到75%以上。水分也存在於地下深處的岩漿中,火成岩由岩漿凝固結晶而成,面也含有一定數量的結晶水。
但是,隨著人們對火山現象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同火山活動有關的水是地球現有水循環的部分,井不是什麼從深部釋放出來的"新生水"。在世界各火山活動區與火山有關的熱水中存在一種成分,叫做氘。科學家克萊因對其作了分析。證明與當地的地面水一樣,具有有相同的同位素比,從而確認了了滲入地下的地面水在火山熱水的作用下,它們重新上升產生了氘。後來,有些科學家分析某些地區火山熱力的氘,發現人工爆炸產生了高含量的氘,這就進一步說明有些火山熱水只不過是新近滲入地下的雨水。那些主張地球水來自"娘胎"的硏究者根據這些硏究成果修正了對火山水的看法,認為在地球演化的早期,現有的地球水從深部釋放出來。
與同生說,內生說不同,一些學者認為地球自身沒有"能力"產生這麼多的水,他們認為海洋中大量的水來自於地球之外,於是提出了外生說。但是在外生說內部,也有很大的分歧。
有些科學家說,地球水是太陽風帶來的,是太陽風的傑作。科學家托維利首先提出,太陽風是太陽外層大氣向外逸散出來的粒子流。他還認為電子和氫原子核 ~ 質子是太陽風的主要組成成分。托維利根據計算得出結論:地球從形成到今天,已從太陽風中吸收了大量的氫,其總量達1.70 x 10^23克。如果把這些氫全部與地球上的氧結合﹐就可產生1.53 x 10^24克的水,這個數字十分接近現有地球水的總量145億吨。更主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氫與氘的含量之比同太陽表面的氫氣比是十分接近的,為6700︰1。因此他認為,地球水來自太陽風的最有力的證據就在於此。但是一些科學家發現,大氣中水蒸氣分子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會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從而造成地球表面的水向太空流失。當氫原子到達80 ~ 100千米氣體稀薄的高熱層中,氫原子就會離開大氣層而進入太空,其運動速度會超過宇宙速度。人們的計算結果表明,飛離地球表面的水量大致等於進入地球表面的水量。但地質學家發現,世界海洋的水位在2萬年間漲高了大約100米,至今人們還不能解釋地球表面水不斷增多的原因。
當人們懷疑海洋中的水形成於太陽風時,美國弗蘭克等科學家提出了地球上的水來自太空中由水組成的彗星這樣一個理論。這個理論引起科學界的廣泛關注。
弗蘭克等人自1981年以來硏究了從人造衞星發回的幾千幅地球大氣紫外幅射圖像,他們發現總有一些小黑斑有圓盤形狀的地球圖像上。每個小黑斑大約存在2 ~ 3分鐘,面積約有2000平方千米。仔細硏究和檢測分析之後,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黑斑是由一些看不見的冰塊組成的小彗星撞見進地球大氣層後破裂和融化成水蒸氣造成的。每5分鐘大約有20顆這種冰球進入大氣層,它們平均直徑為10米,每顆融化後相當於100吨左右的水,從而每年可增加約10億吨水。地球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也就是說,地球從這種冰球中可獲得460億吨水,超過了現在地球水體總量。
在海水自何處來這一問題上,學者們的看法 然不同,每一種假說都有其合理之處,但每一種學說又都會遇到無法解釋的現象,海水的真正源頭至今還是一個謎。
資料來源:何美嬌 黎娜編著(2005) 世界地埋不解之謎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