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羅馬人用處女守護聖火

在厄比妮亞那個時代,供奉羅馬灶神威斯塔的神廟,一年四季聖火都燃燒著,共有6個處女守護著聖火。她擔當守護神廟聖火的重要宗教職務,共同在稱為灶神院的地方居住,她們以灶神廟中永遠燃燒的聖火為守護對象,以此來紀念史前時代每一次生火的艱難。由於灶神崇拜以火為中心,井且火純潔無垢,因此,羅馬人認為守護神廟聖火的只能是處女

守護聖火的處女除了生病之外,一般不能離開她們所居住的羅馬公會所東南女灶神廟。每天每名處女至少值勤8小時,主要負責保持神廟內聖火不熄滅。她們還有諸如到聖泉去取水,為公眾祈福以及烹製祭禮儀式上用的祭品等其他職責。守護聖火的處女在慶祝農作物收成的節日上有更多的宗教任務,而更不可思議的是,她們必須參加生育祭禮。由於這些處女被整個羅馬人的社會公認聖潔無垢,因而她們還受命保管條約﹑遺囑﹑珍寶和其他重要文件等。或許這種服務是她們自願提供的,委以如此重任也常看做是對她們的敬意。

守護聖火的處女享有的特權與榮譽是其他羅馬婦女所沒有的。但是守護聖火的處女也有嚴格的紀律約束,一旦犯錯就要受可怕的處罰。如果她們玩忽職守,會受到祭司長的嚴懲,以鞭笞來懲罰任由聖火熄滅的守護聖火的處女,對不貞的則處以活埋。後一項表明了羅馬人認為守護聖火的處女一定要純潔。

被活埋的守護聖火的處女在長達1000年的歷史中不到20人,這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嚴厲的懲罰,起到了相當大的威懾作用。當然那20個遭活埋的女性中,也許有些是被寃枉的,起因是羅馬人認為受人尊敬的處女如果行為不端,可能會引起軍事失利及其他災難。



資料來源


馬妍 主編 (2004) 人類神秘現象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冷熱顛倒"的中國地温異常帶

每當數九寒冬和酷熱的盛夏來臨之際,愛幻想的人們總渴望能有一個冬暖夏涼的地方。雖然春夏秋冬的變換是一種規律,但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地球上竟有一部分幸運的居住在冬暖夏涼的"地方",這就是遼寧省東部山區桓仁縣境內被人們稱為"地温異常帶"的地方。這條"地温異常帶"一頭開始於渾江左岸滿族鎮政府駐地南1.5千米處的船營溝,另一端結束於渾江右岸寬甸縣境內的牛蹄山麓。整個“ 地温異常帶”長約15千米,面積約10.6萬平方米。

夏天到來時,“地温異常帶”的地下温度開始逐漸下降。在氣温高達30 ̊C的盛夏,這裡地下一米深處,温度竟為零下12 ̊C,達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

入秋後,這裡的氣温開始逐漸上升。在隆冬降臨,朔風冽的時候,“地温異常帶”却是熱氣騰騰。人們在任家山後的山岡可以看到,雖然大地已經封凍,但是種在這裡的角瓜却依然是蔓葉壯肥,周圍的小草也還是綠色的。任家在這個地方平整了一塊地,在上面蓋上塑料棚,在棚裡種上大葱﹑大蒜,蒜苗已割了兩茬,大葱長得翠綠。經過測定,發現在這個棚裡的氣温可保持17 ̊C,地温保持15 ̊C,在這小岡上整個冬春始終存不住雪。

還有一個具有這種特性的地方,是在河南林縣石板岩鄉西北部的太行山腰一個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在這裡,陽春三月開始結冰,冰期長達5個月﹔寒冬臘月,却又熱浪滾滾,從亂石下溢出的泉水温曖宜人,小溪兩岸奇花異草,鮮艷嫩綠。

人們知道,自然界的氣温變化取決於太陽的光熱,隨著地球的公轉,當它和太陽距離縮短時,太陽輻射給地球的熱能就會增加,使地球變熱﹑變曖。反過來,地球就變涼﹑變冷。這樣就形成了春夏秋冬。而這些奇異的土地却打破了這一自然規律,出現了神奇的現象,這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員的注意。他們中有些人認為,這裡地下有寒熱兩條儲氣帶同時釋於氣流,遇寒則出熱,遇熱則出冷氣。他們還認為,它的地下可能有龐大的儲氣結構和特殊的保温層,在這特殊的地質溝造之中產生的大氣對流導致了這奇異的現象。還有人認為,這個地下龐大的儲氣帶的上面帶有一特殊的閥門,冬春自動開閉,從而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但這些分析只是推論而已,這地温異常帶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裡的地質結構有什麼與眾不同?還需要科學工作者經過進一步考證。



資料來源
馬妍 主編 (2004) 人類神秘現象 中國書籍出版社